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,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或切口引流的后遗病变,通常由内口、外口及窦道组成,是肛门周围间隙感染的慢性阶段。
肛瘘的形成,跟肛周脓肿的发展密不可分。形成肛瘘大致要经过四个阶段:
***个阶段:肛隐窝、肛门瓣感染发炎。开始仅限于局部的炎症,这时若未能及时治疗,炎症即可以向肛门周围蔓延。
第二个阶段:炎症从局部的肛隐窝和肛门瓣开始,逐渐蔓延扩散,形成肛门直肠周围炎。如果炎症不能得到控制,就可能侵入到抗病能力低的组织间隙之中。
第三个阶段:炎症累及肛门直肠周围间隙,形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。若早期能够处理得当,行根治手术,一般即可治愈;如延误早期的治疗或处理不当,组织坏死脓液可顺其局部间隙扩散,使病情加重复杂化,因此应尽早手术切开引流,使脓液排泄,控制炎症发展。
第四个阶段:肛周脓肿自行破溃或经切开引流换药处理后,脓腔虽逐渐缩小,但溃口却久不收口,这时腔壁已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的坚硬管道壁,中间遗留之空隙,形成瘘管,脓液经常顺从瘘管流出,反复感染,反复发作,经久不能自愈。
有这些症状,建议直接到肛肠科就诊
肛门瘙痒
当肛门部位皮肤受到脓液或其他异物刺激时,会出现瘙痒感。特别是脓液经常刺激肛周皮肤,导致肛周潮湿不适,皮肤变色,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,有时还会出现湿疹。
肛门肿胀或疼痛
瘘
管炎症不严重时,患者通常只会在肛门局部感觉到肿胀感,走路或排便时会加重。如果瘘管存在积液,或是粪便进入瘘管,疼痛感会加剧。内盲瘘患者还会感到肛门部位灼热不适。
流脓
一般来说,刚形成的瘘管排脓量较多,脓液黄、色味臭、黏稠。长期的瘘管排脓量相对较少,可能时有时无,性状淡如水。如果排脓量突然增加,可能代表新瘘管生成。有的患者瘘管会暂时封闭,不会排出脓液,但会出现体温上升和局部疼痛的情况。封闭的瘘口破溃后,又会继续排出脓液,甚至从瘘口中排出气体和粪便。
肿块
大部分的肛瘘患者在肛门周围会触摸到明显的条状硬块,这属于明显的症状,使用手轻轻的按一下会有明显的疼痛感。
全身症状
大部分肛瘘患者没有明显全身症状,但如果瘘管侵犯范围较大,或存在支管,容易出现反复炎症感染,进而导致消化不良、排便困难、贫血等全身症状。
肛瘘有越拖延越复杂的倾向,
瘘管会延长、增多,如果牵涉肛门括约肌比较多,拖延手术后还有可能对肛门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,并且
复发概率也大大增加,增加做多次手术的风险。因此,一旦出现肛瘘症状,应
及时到医院
就诊,通过医生的专科检查明确病因,对症治疗。肛瘘的治疗通常包括肛瘘挂线术或肛瘘切除术,术后还需口服或静脉输注抗生素以防感染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dtgtyy.com/ksjs/zclk/136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