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肛泰肛肠医院详解:最近有患者分享,说自己之前得了肛瘘,肛门周围反复肿痛、流脓,那种滋味别提多难受了。后来在网上看到一些所谓的 “自愈方法”,就想着先试试,一开始,症状好像真的减轻了,以为自己的肛瘘就这么神奇地自愈了。
可谁能想到,没过多久,肛瘘又卷土重来,而且比之前更严重,无奈之下,他只好前来医院就诊,却被告知由于之前没有及时正规治疗,现在肛瘘变得更复杂,治疗难度也大大增加。
那么肛瘘到底能不能自愈?如果不能,又有哪些科学的治疗方法呢?接下来,咱们就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。
什么是肛瘘
肛瘘,简单来说,就是肛管或直肠与会阴皮肤相通的慢性、感染性管道,它通常由内口、瘘管、外口三个部分组成。内口大多位于肛窦,这可是藏污纳垢的地方;外口则在肛周皮肤上,而瘘管就像一条连接内外口的 “秘密通道”。
肛瘘形成的原因
肛瘘的形成,大多是因为肛周脓肿。当肛周脓肿发生破溃或者切开引流后,脓腔逐渐缩小,但肠内容物仍会不断进入脓腔,使得脓腔无法完全愈合,最终就形成了肛瘘。
当然,除了肛周脓肿这个主要原因,一些炎症性肠病(如克罗恩病、溃疡性结肠炎 )、肛管外伤感染等,也可能引发肛瘘。
患上肛瘘的症状
肛瘘带来的症状可不少,比如肛门周围反复流出少量脓性、血性或黏液性分泌物,这会让你感觉肛门总是湿乎乎的,别提多难受了。
而且,这些分泌物还会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,导致瘙痒难耐,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湿疹。当外口暂时愈合,瘘管内又形成脓肿时,那种疼痛简直让人难以忍受,还可能伴有发热、寒战等全身症状。
这些症状反复出现,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肛瘘能否自愈?
肛瘘基本是不能自愈的。这是为什么呢?
首先,肛瘘的内口一直存在,像肛窦炎、肛腺感染这些原发感染源没有消除,肠腔里的东西就会不断从内口钻进瘘管,持续刺激着它,让瘘管根本没办法愈合。
日常的排便、排尿都会让括约肌收缩,再加上炎症刺激,肛门括约肌常常处于痉挛状态,这就使得脓腔很难安静地愈合。
肠腔里的粪便、肠液和气体也会持续进入瘘管,刺激管壁,导致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,管腔想闭合就更难了。
另外,脓腔引流要是不畅,或者外口缩小,时而闭合时而破溃,脓液就会积在腔内,引发脓肿再次发作,还可能穿出形成新的支管或瘘道。
警惕假性愈合
那为啥会有人觉得肛瘘好像自愈了呢?其实,这可能只是假性愈合。
肛瘘的外口看似愈合了,但瘘管还在,分泌物依然在瘘管里积聚。过不了多久,外口又会破溃流脓,肛瘘就又复发了,而且病情可能还会变得更复杂。
所以,就算症状减轻了,也一定要去医院做详细检查,看看肛瘘是不是真的好了。
肛瘘千万不要拖
肛瘘越拖越复杂。原本可能只是简单的肛瘘,只有一个瘘管,但随着病情发展,炎症反复刺激,会穿出形成新的支管或瘘道,变成复杂性肛瘘。
复杂性肛瘘的治疗难度可比简单肛瘘大多了,不仅手术更复杂,术后恢复时间也更长,花费的金钱和精力也更多。
大同肛泰肛肠医院专家提醒大家:肛瘘还可能对肛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,甚至导致肛门失禁。长期不治疗的肛瘘还有一定的癌变风险,绝不能掉以轻心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dtgtyy.com/ksjs/zclk/156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