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肛泰肛肠医院介绍: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,所谓的“富癌”发病率越来越高,比如乳腺癌,比如大肠癌......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下大肠癌(结直肠癌)。
世卫组织发布的全球***癌症数据显示,2020年,全世界结直肠癌患者确诊193万,其中,我国2020年新患结直肠癌患者为55万,占新确诊癌症人数的12.2%。女性直肠癌死亡人数成为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。
大肠癌(结直肠癌)其发病上升跟现代式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,比如吃得太好、吃肉多、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、肥胖超重、久坐、运动少等等均可能增加大肠癌风险。
01到了 40 岁一定要做这件事!
大肠癌早期非常不典型,也容易漏诊,肠镜是目前***性价比的检查手段,通过肠镜检查,可以做到早发现甚至癌前阻断,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曾公开表示:做一次肠镜管你五年、十年没问题。建议所有人只要年龄到了 40 岁以后都应去做一次肠镜检查。
此外,也要重视身体出现的异常表现。
02出现这些症状,要注意!
大肠是消化器官,如果出问题,最可能出现的异常就是消化方面以及排便方面的问题,对以下一些不适症状表现,要提高警惕,查明原因。
1
排便习惯的改变
排便习惯的改变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表现。例如,之前排便很规律,但最近很长一段时间内却频繁拉肚子或便秘;或是之前一天只排一次便,如今却一天跑三五次厕所。
对于有大肠癌家族史或者老年人等高危人群,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高度引起注意,不要只是当作一般的排便异常,必须尽早查明原因。
2
大便形状改变
肿瘤一旦变大,就会妨碍便便排出,使之变细,且一次不能排尽,总感觉想排又排不干净。
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出现一段时间,应特别注意,最好去医院需要接受内镜检查。
3
大便带血
任何的大便带血都必须高度重视。
通常大便带血我们***个想到的是痔疮,确实有这个可能,但不能自己想当然,要及时找专科医生做检查,最简单的就是做个肛门指检以排除痔疮的可能性,必要时做肠镜检查以明确原因,不可想当然认为是痔疮而延误诊断。
Tips:便血小知识
肠癌、痔疮、肛裂是引起便血的最常见的原因,它们的区别在于:
肠癌引起的便血多为无痛性,血色暗红,常伴有黏液或脓液、里急后重(有便意但便不出来);
痔疮引起的便血,多覆盖在大便表面,用卫生纸擦,会沾上小量鲜红色血液;
肛裂的便血多为便后小量滴血,但疼痛较为剧烈,具有周期性,排便时疼痛加剧,排便后稍缓解,随后再次出现剧烈疼痛。
建议大家养成排便后回头看一看的习惯。
4
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
在大肠癌的发展过程中,会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的情况。这是因为:
如果癌症发生在靠近肛门的位置,那么肠道会变窄,粪便不易通过,会导致粪便变细或便秘。
肠道变窄的同时,为了能正常排便,它会更加卖力地活动。肠道运动变得活跃,腹泻也就出现了。
5
持续腹泻
大肠癌导致的腹泻,常呈水性粪便,且混杂着血液,排便后还有粪便残留的感觉,同时腹泻与便秘交替、反复发生。
如果是急性肠胃炎、食物中毒等导致的腹泻,通常几天内就会好转痊愈。
但是,如果未痊愈的情况持续很久,则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、溃疡性大肠炎或大肠癌等,应及时去医院排查。
6
消化不良样表现
中下腹部胀满不适感,腹部隐痛不适等,如果经常或长期有这些症状,特别是老年人,同样要引起注意。
当然,如果腹部直接摸到包块,那更要重视 ,应尽早去医院查明原因,以便尽可能找到发现并诊断可能的癌症。
建议大家过了40岁都应该接受一次肠镜检查,以确认自己肠道的健康状况。越早发现肠癌,治愈机会越大。
根据《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0》,以下人群建议肠镜早筛:
●年龄≥40岁,无论男女,
●长期抽烟、喝酒的群体;
●有结直肠息肉或结肠癌家族史;
●进行胆囊切除的群体,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;
●长期缺少运动,高脂肪饮食,高盐饮食者。
●长期便秘,腹泻,有排便习惯改变、不明原因腹痛、便血、消瘦的群体。
●炎症性肠病、家族性息肉病。
大同肛泰肛肠医院温馨提示您:
看完这些内容,如果还没有解你的疑问与困惑,可拨打电话0352—8607690免费咨询。患上肛肠疾病长时间不治疗还易诱发其他多种疾病,因此,建议及时地到肛肠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dtgtyy.com/ksjs/gcynb/10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