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肛泰肛肠医院介绍:最近有这么一位患者因为便秘加重,有时候大便还带血,预约了肠镜检查,检查结果发现有肠道息肉,因为息肉直径较大,患者害怕癌变,最终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了切除。
01
肠息肉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:
1、身体存在肠道炎症性疾病:若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、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疾病,可能引发炎症性肠息肉。
2、饮食不合理:很多肠息肉的患者因为饮食结构发生改变,或者是
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所致,比如长期吃辛辣刺激、腌制、高蛋白、高脂肪的食物,肠息肉的发生率较高。
3、遗传因素: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,家族成员中有结直肠癌或结肠息肉的人群,肠息肉发生率
明显升高。
4、排便不及时:当出现排便不及时的情况时经常憋大便,甚至便秘的情况,会造成粪便在肠道内不断的堆积,粪便的粪渣、异物、毒素刺激肠道黏膜上皮,会出现肠道长息肉的情况。
5、感染幽门螺杆菌(HP):HP感染是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,对于感染HP的结肠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的患者,建议立即进行
息肉切除术。
02
肠息肉起病隐匿,大部分患者并无症状,所以不容易及时发现。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以下四种情况:
✓便血、贫血:当息肉直径≥1cm,由于粪便压迫或刺激,可导致息肉表面糜烂或溃疡,出现
便血。主要表现为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出血,便血多呈鲜红色。
✓便秘/腹泻交替:偶尔的便秘可通过生活方式和饮食的调整来改善。但如果是经常性的便秘,就要当心了。肠道息肉的体积变大,会容易引起
肠道梗塞,阻止粪便的排出,自然而然就会引起便秘。同时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便秘和腹泻轮番上阵,你也要小心,可能是肠癌的前兆。
✓出现腹痛:如果肠道内有息肉,还会出现腹痛的情况。这是因素随着息肉的不断增大,肠道组织的神经遭到压迫,导致局部产生
疼痛的感觉。
✓大便性状改变:粪便排出变细或者呈扁形。
03
肠息肉虽然有遗传的因素,但和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,所以想要预防其发生,可以从
戒烟戒酒、控制体重、坚持合理运动来改变,同时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,这样才能减少癌物质的摄入。
最重要的还是要定期复查肠镜。内镜检查是目前可作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“金标准”,它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并处理病灶,建议大家一定要定期复查胃肠镜,并做到
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大同肛泰肛肠医院温馨提示您:
看完这些内容,如果还没有解你的疑问与困惑,可点击文章下方阅读原文或拨打电话0352—8607690免费咨询。患上肛肠疾病长时间不治疗还易诱发其他多种疾病,因此,建议及时地到肛肠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dtgtyy.com/ksjs/cdjb/10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