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肛泰肛肠医院详解:很多人一上厕所,看到血就慌了:“我是不是得癌了?”“痔疮是不是已经晚期了?”
其实,便血的方式不同,背后的含义也不同。今天我们来拆解三种最常见的出血场景:滴血、喷血、纸上擦血,让你一眼看懂身体的求救信号。
1滴血:像水龙头没关紧
排便时血液缓慢滴落,或挂在粪便表面,像“草莓酱”。
常见原因:
内痔Ⅰ-Ⅱ期:无痛、血色鲜红,血与便不混合。
肛裂:排便时剧痛,血鲜红、量少,常伴“刀割感”。
直肠息肉:血鲜红、不与便混合,可能间歇性出现。
2喷血:像水管爆裂
排便时血呈喷射状,甚至染红马桶水。
常见原因:
内痔Ⅲ期以上:血管破裂压力大,出血猛但不疼。
直肠黏膜脱垂或肿瘤:可能合并排便习惯改变、黏液便。
3纸上擦血:像“犯罪现场”的指纹
排便无感,擦屁股时发现纸上带血,有时血丝、有时血斑。
常见原因:
外痔擦破:伴肛门瘙痒或肿块。
肛裂早期:裂口小,仅擦拭时见血。
肛门湿疹或皮肤破损:反复擦拭、瘙痒导致。
这五种便血不是简单的痔疮
①暗红色或黑便(柏油样便)
当上消化道出血,如胃溃疡、胃癌,或者结肠癌发生时,可能会出现暗红色或黑便,也就是柏油样便。这是因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,血红蛋白中的铁被氧化,使得粪便呈现黑色,且质地黏稠如沥青。
②血与大便混合,带有黏液
结直肠癌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血与大便混合且带有黏液的情况。其特点是血液并非浮在大便表面,而是均匀地混在粪便之中,有时还可能伴有恶臭或者脓液。
③排便习惯改变 + 便血
肠癌,尤其是左半结肠癌,常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与便血同时存在的症状。比如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,有里急后重感,即总有想排便却又排不出的感觉,而且大便形状变细。
④无痛性便血
对于老年人来说,无痛性便血需要格外警惕。这可能是肠息肉或者肠癌的表现。由于不疼不痒,这类便血很容易被忽视,但需要知道的是,肠息肉有发生癌变的可能。
⑤贫血 + 便血(隐匿性出血)
这种便血很难被肉眼发现,如果出现贫血症状且伴随大便不规律,不成形的表现,一定要警惕隐匿性出血的可能。
为什么便血容易被耽误?
➤认知误区
俗话说 “十人九痔”,很多人便错误地认为便血就一定是痔疮,从而对便血症状不够重视。另外,一些年轻人总觉得癌症离自己很遥远,即便出现便血症状也不会往严重的方向去想。
➤症状隐匿
早期肠癌可能只是偶尔出现便血,并且没有疼痛等明显不适,很容易被忽略。再者,出现黑便时,有些人会误认为是吃了猪血或者铁剂等食物导致的,从而错过发现疾病的***时机。
➤讳疾忌医
由于肛门检查会让人感到尴尬,部分患者会选择拖延就医。
大同肛泰肛肠医院提醒: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:出血连续3天以上;出血量大或伴随头晕、乏力(警惕贫血);出血伴黏液、腹泻、体重下降;40岁以上首次出现便血,无论量多量少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dtgtyy.com/ksjs/gcynb/1559.html